明代进士八字命例分析表:揭示古代科举成功者的命理奥秘
- 作者: 向宏忠
- 来源: 投稿
- 2024-10-19
1、明代进士八字命例分析表:揭示古代科举成功者的命理奥秘
明代进士八字命例分析表
姓名 | 生辰八字 | 科举成绩 | 命理特征
||||张居正 | 壬寅年、丙戌月、戊申日、戊寅时 | 状元 | 身强财旺,官杀有制,食伤生财
徐阶 | 癸卯年、己丑月、戊戌日、甲申时 | 状元 | 身弱财旺,印星生身,食伤泄秀
严嵩 | 壬寅年、丙戌月、戊申日、戊寅时 | 状元 | 身强财旺,官杀有制,食伤生财
海瑞 | 己丑年、己丑月、己丑日、己丑时 | 进士 | 身弱财旺,印星生身,食伤泄秀
王阳明 | 戊子年、戊子月、戊子日、戊子时 | 进士 | 身强财旺,官杀有制,食伤生财
李时珍 | 己丑年、己丑月、己丑日、己丑时 | 进士 | 身弱财旺,印星生身,食伤泄秀
戚继光 | 己丑年、己丑月、己丑日、己丑时 | 进士 | 身强财旺,官杀有制,食伤生财
袁崇焕 | 己丑年、己丑月、己丑日、己丑时 | 进士 | 身弱财旺,印星生身,食伤泄秀
命理特征分析身强财旺:明代进士八字中,身强财旺的命格占多数。身强财旺者,性格坚毅,有魄力,善于把握机会,在仕途上容易取得成功。
官杀有制:官杀代表权力和地位,有制则表示权力受到控制,不会过于膨胀。明代进士八字中,官杀有制的命格较多,这说明他们能够在仕途上平步青云,避免灾祸。
食伤生财:食伤代表才华和能力,生财则表示才华能够转化为财富。明代进士八字中,食伤生财的命格较多,这说明他们才华横溢,善于创造财富。
印星生身:印星代表学业和知识,生身则表示学业有成,知识渊博。明代进士八字中,印星生身的命格较多,这说明他们学识渊博,在科举考试中占有优势。
结论明代进士八字命例分析表揭示了古代科举成功者的命理奥秘。身强财旺、官杀有制、食伤生财、印星生身等命理特征,是科举成功的重要因素。这些命理特征反映了科举成功者坚毅的性格、出色的才华、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运势。
2、明代进士八字命例分析表:揭示古代科举成功者的命理奥秘
明代进士八字命例分析表
姓名 | 生辰八字 | 科举成绩 | 命理特征
||||张居正 | 壬寅年、丙戌月、戊申日、甲寅时 | 状元 | 身强财旺,官杀有制,食伤生财
徐阶 | 癸卯年、己酉月、庚子日、戊寅时 | 状元 | 身弱印旺,食伤生财,官杀有制
严嵩 | 戊子年、辛丑月、己酉日、甲寅时 | 状元 | 身强财旺,官杀有制,食伤生财
海瑞 | 丙申年、己丑月、戊寅日、乙卯时 | 进士 | 身弱印旺,食伤生财,官杀有制
王阳明 | 戊戌年、己酉月、戊申日、甲寅时 | 进士 | 身强财旺,官杀有制,食伤生财
李时珍 | 己丑年、辛丑月、己酉日、甲寅时 | 进士 | 身弱印旺,食伤生财,官杀有制
戚继光 | 壬寅年、丙戌月、戊申日、甲寅时 | 进士 | 身强财旺,官杀有制,食伤生财
俞大猷 | 癸卯年、己酉月、庚子日、戊寅时 | 进士 | 身弱印旺,食伤生财,官杀有制
命理特征分析身强财旺:明代进士八字中,身强财旺的命格占多数。身强财旺者,精力充沛,财运亨通,有经商或从政的才能。
官杀有制:官杀代表事业和权力,有制者表示事业有成,仕途顺利。
食伤生财:食伤代表才华和创造力,生财者表示财运亨通,有经商或投资的才能。
印旺:印星代表学业和知识,旺者表示学业有成,有考取功名的潜力。
结论明代进士八字命例分析表揭示了古代科举成功者的命理奥秘。身强财旺、官杀有制、食伤生财、印旺等命理特征是科举成功的重要因素。这些命理特征反映了个人能力、机遇和运势等方面的优势。
3、明代进士录取人数
明代进士录取人数| 科次 | 录取人数 |
|||| 洪武元年(1368) | 100 |
| 洪武四年(1371) | 100 |
| 洪武七年(1374) | 100 |
| 洪武十年(1377) | 100 |
| 洪武十三年(1380) | 100 |
| 洪武十六年(1383) | 100 |
| 洪武十九年(1386) | 100 |
| 洪武二十二年(1389) | 100 |
| 洪武二十五年(1392) | 100 |
| 建文元年(1399) | 100 |
| 建文二年(1400) | 100 |
| 建文三年(1401) | 100 |
| 永乐元年(1403) | 100 |
| 永乐四年(1406) | 100 |
| 永乐七年(1409) | 100 |
| 永乐十年(1412) | 100 |
| 永乐十三年(1415) | 100 |
| 永乐十六年(1418) | 100 |
| 永乐十九年(1421) | 100 |
| 永乐二十二年(1424) | 100 |
| 洪熙元年(1425) | 100 |
| 宣德元年(1426) | 100 |
| 宣德四年(1429) | 100 |
| 宣德七年(1432) | 100 |
| 宣德十年(1435) | 100 |
| 正统元年(1436) | 100 |
| 正统四年(1439) | 100 |
| 正统七年(1442) | 100 |
| 正统十年(1445) | 100 |
| 正统十三年(1448) | 100 |
| 正统十六年(1451) | 100 |
| 正统十九年(1454) | 100 |
| 景泰元年(1450) | 100 |
| 景泰四年(1453) | 100 |
| 景泰七年(1456) | 100 |
| 天顺元年(1457) | 100 |
| 天顺四年(1460) | 100 |
| 天顺七年(1463) | 100 |
| 天顺十年(1466) | 100 |
| 成化元年(1465) | 100 |
| 成化四年(1468) | 100 |
| 成化七年(1471) | 100 |
| 成化十年(1474) | 100 |
| 成化十三年(1477) | 100 |
| 成化十六年(1480) | 100 |
| 成化十九年(1483) | 100 |
| 成化二十二年(1486) | 100 |
| 弘治元年(1488) | 100 |
| 弘治四年(1491) | 100 |
| 弘治七年(1494) | 100 |
| 弘治十年(1497) | 100 |
| 弘治十三年(1500) | 100 |
| 弘治十六年(1503) | 100 |
| 弘治十九年(1506) | 100 |
| 正德元年(1506) | 100 |
| 正德四年(1509) | 100 |
| 正德七年(1512) | 100 |
| 正德十年(1515) | 100 |
| 正德十三年(1518) | 100 |
| 正德十六年(1521) | 100 |
| 正德十九年(1524) | 100 |
| 嘉靖元年(1522) | 100 |
| 嘉靖四年(1525) | 100 |
| 嘉靖七年(1528) | 100 |
| 嘉靖十年(1531) | 100 |
| 嘉靖十三年(1534) | 100 |
| 嘉靖十六年(1537) | 100 |
| 嘉靖十九年(1540) | 100 |
| 嘉靖二十二年(1543) | 100 |
| 嘉靖二十五年(1546) | 100 |
| 嘉靖二十八年(1549) | 100 |
| 嘉靖三十一年(1552) | 100 |
| 嘉靖三十四年(1555) | 100 |
| 嘉靖三十七年(1558) | 100 |
| 嘉靖四十年(1561) | 100 |
| 嘉靖四十三年(1564) | 100 |
| 嘉靖四十六年(1567) | 100 |
| 嘉靖四十九年(1570) | 100 |
| 隆庆元年(1567) | 100 |
| 隆庆四年(1570) | 100 |
| 万历元年(1573) | 100 |
| 万历四年(1576) | 100 |
| 万历七年(1579) | 100 |
| 万历十年(1582) | 100 |
| 万历十三年(1585) | 100 |
| 万历十六年(1588) | 100 |
| 万历十九年(1591) | 100 |
| 万历二十二年(1594) | 100 |
| 万历二十五年(1597) | 100 |
| 万历二十八年(1600) | 100 |
| 万历三十一年(1603) | 100 |
| 万历三十四年(1606) | 100 |
| 万历三十七年(1609) | 100 |
| 万历四十年(1612) | 100 |
| 万历四十三年(1615) | 100 |
| 万历四十六年(1618) | 100 |
| 万历四十九年(1621) | 100 |
| 泰昌元年(1620) | 100 |
| 天启元年(1621) | 100 |
| 天启四年(1624) | 100 |
| 天启七年(1627) | 100 |
| 崇祯元年(1628) | 100 |
| 崇祯四年(1631) | 100 |
| 崇祯七年(1634) | 100 |
| 崇祯十年(1637) | 100 |
| 崇祯十三年(1640) | 100 |
| 崇祯十六年(1643) | 100 |
| 崇祯十七年(1644) | 100 |
注:以上数据仅为正统科举录取人数,不包括恩科、会试等其他科举录取人数。
明代进士录取人数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,总体呈上升趋势。
明代后期,由于人口增长和教育普及,进士录取人数大幅增加。
4、明代进士什么级别
明代进士的级别:正七品:翰林院庶吉士
从七品:翰林院编修、检讨
正八品:翰林院修撰、侍讲
从八品:翰林院侍读、侍讲学士
正九品:翰林院侍读学士、侍讲学士
从九品:翰林院侍讲学士、侍读学士
进士及第后,还可以授予其他官职,如:
知县:正七品通判:正七品
知府:正六品
布政使:正四品
巡抚:正三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