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

努尔哈赤的八字命理分析(爱新觉罗·努尔哈赤八字)

  • 作者: 楚维炜
  • 来源: 投稿
  • 2024-06-26


1、努尔哈赤的八字命理分析

努尔哈赤(1559年2月21日-1626年9月30日),清朝的奠基人。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城(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苏子河村)。

八字:己卯、己丑、庚戌、丙子

此八字为正印格,身强印旺,一生聪明伶俐,有头脑,有胆略,有气魄。早年家道中落,历经磨难,但始终不屈不挠,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胆识,最终建立了后金政权,并统一了女真各部。

此八字印旺生身,聪明伶俐,有谋略。己土日元生于丑月,得令而旺,且有己卯、己丑两印相生,身强印旺。印星为生身之本,代表着智慧、谋略、学识。因此,努尔哈赤自幼聪明伶俐,有谋略,善于学习,能够吸取别人的优点,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。

此八字身强印旺,有伤官生财,财运很好。伤官为生财之源,代表着才华、能力、创新。因此,努尔哈赤有才华,能力强,善于创新,能够创造财富。庚金伤官生丙火偏财,财运很好,一生富贵,不愁吃穿。

此八字身强印旺,有比劫帮身,兄弟朋友多。比劫为帮身之星,代表着兄弟朋友。因此,努尔哈赤兄弟朋友多,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。这也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。

努尔哈赤的八字为正印格,身强印旺,一生聪明伶俐,有谋略,有胆略,有气魄。早年家道中落,历经磨难,但始终不屈不挠,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胆识,最终建立了后金政权,并统一了女真各部。

2、爱新觉罗·努尔哈赤八字

爱新觉罗·努尔哈赤的生辰八字为:

庚戌年 甲午月 丙子日 戊寅时

年柱:庚戌

月柱:甲午

日柱:丙子

时柱:戊寅

八字属性:天干有庚金生丙火,甲木生戊土,午火生戌土,寅木生子水;地支有午火生戌土,戌土生子水,子水生丙火,寅木生甲木。

八字日元:丙火,日元有力,五行火旺。

八字五行:五行火旺为首,其次为土,木次之,金水最弱。

旺衰分析:日元丙火旺,火生土,土旺克水,水弱。日元强,喜泄耗,忌讳克制。

格局分析:八字身强,格局为正官格,喜用神为水木,忌神为土金。

大运:努尔哈赤顺治十五年(1658年)出生,以八字推算大运:

1岁起运:癸巳运(2年)

3岁起运:壬辰运(2年)

5岁起运:辛卯运(2年)

7岁起运:庚寅运(2年)

9岁起运:己丑运(2年)

11岁起运:戊子运(2年)

13岁起运:丁亥运(2年)

15岁起运:丙戌运(2年)

八字流年:努尔哈赤天命十年(1626年)去世,以八字推算流年:

天命元年(1616年):丙子年(本命年)

天命二年(1617年):丁丑年

天命三年(1618年):戊寅年

天命四年(1619年):己卯年

天命五年(1620年):庚辰年

天命六年(1621年):辛巳年

天命七年(1622年):壬午年

天命八年(1623年):癸未年

天命九年(1624年):甲申年

天命十年(1625年):乙酉年(去世之年)

八字分析:努尔哈赤八字日元丙火旺,五行火旺,格局为正官格。大运和流年喜水木,忌土金。天命十年(1625年)乙酉年流年,此年为伤官吐秀之年,不利于身体健康,加上大运为丙戌运,忌神土旺,克水泄火,因此努尔哈赤于此年去世。

3、努尔哈赤多大年龄命中

努尔哈赤出生于1559年2月21日,于1626年9月30日去世,享年67岁。

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人,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,并于1618年称汗。在其统治期间,努尔哈赤统一了东北地区的各部族,奠定了清朝的基础。

1626年,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被明军击伤,不久后因伤势过重去世。努尔哈赤的去世是清朝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,由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汗位,并于1636年建立了清朝。

努尔哈赤的一生戎马倥偬,骁勇善战,建立了强盛的后金政权,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他67年的生命,充满了传奇色彩,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页。

4、努尔哈赤的出生年月日

努尔哈赤,清朝的奠基人,其出生年月日一直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。

最早记载努尔哈赤出生时间的文献是《清太祖实录》,其中称努尔哈赤生于“乙未年七月十三日申时”,即1555年2月8日傍晚。但这一说法备受质疑,因为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生于1543年,而其母亲衮代老年近40才生努尔哈赤,与《清太祖实录》的记载相矛盾。

另一种说法认为努尔哈赤生于1559年2月21日,该说法源自《满文老档》中的一份谕旨。谕旨中称努尔哈赤“戊戌年正月中旬生”,而戊戌年为1558年,正月中旬恰好为1559年2月21日。

还有说法认为努尔哈赤生于1561年。这一说法基于《满文老档》中另一份谕旨,其中称努尔哈赤“辛丑年二月下旬生”,而辛丑年为1561年,二月下旬大约为当年3月。

努尔哈赤的出生年月日有三种主要说法:1555年2月8日、1559年2月21日和1561年3月。由于缺乏确凿的文献证据,目前史学界尚未达成共识。